江竹兵:下半年,基于战略的三个思考

· 企业动态

一家公司要长足经营、基业长青,战略尤为重要。

“目标”是大众对战略的最直观印象。

时至今日,还有很多企业将发展目标作为企业的战略。从本质来讲,目标是战略的重要组成,但并不是战略的全部。战略仅有目标还不够,还需要有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。

所以,战略到底是什么?

战略是企业从当前状态(A)到目标状态(B)的规划,包含当前业务、未来目标和实现路径三个关键要素。

但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创业者、企业家,开始抱怨:难,太难了。

公司费了大力气制定的各种战略,执行却总是遇到问题。最初制定的目标,和公司资源、人员素质不匹配,几乎完成不了;员工更替速度加快,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,人力资源白白浪费;部门间沟通不畅,一个任务经常互相推来推去,根本没法协作……

企业在战略层面常出现哪些问题?

1、业务过重

如果企业连续两三年业绩没有增长甚至下滑,一定是战略有问题,对于当前业务要取舍的是什么?

2、欲望过大

企业设定目标时受无穷欲望驱使,超出自身资源与能力范围,根本实现不了。

3、路径繁多

企业发展路径繁多,却无一条能顺利走通。

其实,所有的问题,都有一个共性:战略都飘在天上,根本没有落地。

战略,必须简单有力度。

“简单有力度”这句话说起来很轻松。但,怎么做到?我认为企业必须进行的三大革新:

一、业务革新:取舍

无所取舍,事事皆为则无战略可言。供不应求时,产品不愁销路,做啥都能盈利,战略无关紧要。但在供过于求的当下,客户选择众多,企业需思考竞争战略:该做什么、放弃什么,服务哪些客户,解决哪些痛点,提供何种产品,专注于哪个区域。

毕竟,人的精力与企业资源皆有限,即便大企业也不例外。明确选择与定位后,就要长期坚守,抵御诱惑。

至于如何取舍,可从四个维度思考:

其一,目标客户群。商业圈层化的当下,企业无法服务所有用户,只为特定部分用户存在。

其二,客户痛点与需求。不同客户需求各异,有人重价值,有人看价格,有人注重品牌与服务。企业要找准所服务客户的首要痛点。

其三,产品与服务取舍。如同种农作物,种苹果还是香蕉,小麦还是玉米,除考虑客户需求,还得结合自身专业能力。

其四,区域选择。是服务一城一地、一市一省,还是一区一国,亦或走向全球。明确取舍定方向,懂得如何取舍则彰显智慧。世界丰富多彩,正是因为个体各不相同,企业战略亦是如此,没有两家企业战略完全一致。

谈及如何选择,需看三方面:我想做、我能做、我要做。

“我想做”体现意愿,“我能做”关乎能力,“我要做”基于现实。当意愿、能力与现实达成统一,便是身心灵合一的状态。

二、目标革新:找增长

你们公司的年度目标值是怎么出来的?定目标就是锁定一个增长数字吗?

如果企业强行要求团队达到50%业绩增长,团队被迫同意签订目标责任书,但这个目标远远超出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范围,这样的目标有意义吗?

没有意义!欲望过大,目标过大,公司的经营和战略就会消退。

企业发展,设定目标,最后落到员工,实际上是找增长点。找增长写数字,而是讲小动作小目标。

在山东鲁花,我们提出每人每天多卖一桶油;在中谷海运我们提出每艘船每月多跑一个航次;在行动教育我们提出每人每月多成交一个校长EMBA;在绝味鸭脖我们提出每单多卖一块钱;在广纳集团我们提出每辆大车每天多拉一趟。

把大战略转化成小目标,浓缩为一句话,这句话就代表增长。积少成多,聚沙成塔,当我们用这种方式调动员工,就会挖出无数的增长。

三、路径革新:一招制胜

为什么目标没达成?一是没有方法,或者方法没有创新;二是方法太多,结果耗费资源浪费子弹,哪个都没做透。那么,最核心的方法策略是什么呢?

一招制胜。怎么解释呢?

如果达成目标有100个方法,假如让你砍掉99%,只留一招,那一招就是一招制胜。一招制胜的本质是聚焦,在战略聚焦点进行饱和攻击。

聚焦什么呢?

第一是资源聚焦,把所有的人财务资源都压上;第二是行动聚焦,围绕核心目标,找到核心障碍,制定出核心策略;第三是利益聚焦,谁做好了,物质和精神激励双管其下。

过去的方法和策略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竞争形势,因此需要创新的方法来实现突破性增长。然而,创新的方法并不是越多越好,过多的方法会让团队困惑,耗费资源并且做不出成果。

相反,最核心的方法才是制胜的关键,它能够聚焦资源、行动和利益,解决核心问题并达成目标。

要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,我们需要找到核心的措施方法,深度了解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,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解决。

《绩效增长》团队训战班,帮助企业战略落地,是中层干部的能力提升系统、企业的利润增长系统。对企业来说,有绩效就有一切,没有绩效,一切无效!

让我们期待7月18-20日,364期《绩效增长》团队训战班在广州顺利开讲,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、实践我们的使命——帮助100万家企业持续增长!